各单位(部门):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行动方案》,推进实施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专项工程,推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工程,推进实施新型高端智库建设工程,加大对优秀青年学者的科研支持,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组织开展2025年度“五大文库”出版资助工作,“五大文库”包括《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文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上海文库》、《“上海智库报告”文库》、《上海社科名家文库》、《上海社科新人文库》。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文库》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关于加强党的创新理论研究阐释的工作部署,以体系化建构为基础、以学理化研究为重点,充分运用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资源,注重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着力,集中推出一批具有时代高度、学理深度、学术厚度的高质量研究成果。
(二)资助对象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领域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系统性整体性、分领域分专题研究所取得的重要学术成果。
(三)申报条件
1.申报成果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研究导向。
2.成果内容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两个结合”,注重采取多学科研究方法,聚焦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研究揭示这一思想的鲜明思想主题、完整理论结构、深厚学理基础。
3.申报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主题鲜明、逻辑严密、内容厚重、文风朴实,注重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相统一。
4.成果形式应为中文学术专著,字数一般不少于10万字,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上海文库》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立足中国历史和国情,聚焦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学术资源,加强多学科跨学科研究,推进知识创新、方法创新,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推出一批标志性学术著作,为加快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上海贡献。
(二)资助对象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领域具有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的自主知识体系重要学术成果。
(三)申报条件
1.申报成果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在研究命题、知识话语、学术理论等方面具有重要创新。
2.申报成果要坚持根植中国文化、立足中国实践、解决中国问题,在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术领域具有主体性、原创性、标识性的概念、观点、理论。
3.申报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研究厚重、文风朴实,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相统一。
4.成果形式应为中文学术专著,字数一般不少于15万字,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三、《“上海智库报告”文库》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对上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增强智库为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服务的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努力推出代表上海新型智库研究最高水准的精品力作,为上海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充分发挥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提供智力支撑。
(二)资助对象
智库专家学者近期完成的优秀决策咨询研究成果。
(三)申报条件
1.申报成果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学术导向、价值取向,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实践导向。
2.成果内容紧扣中央和市委中心工作,聚焦全球治理、国家战略、上海发展等关键领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主题鲜明、逻辑严密、数据翔实、论证深入,具有较高的理论说服力、实践指导意义和决策参考价值。
3.申报成果一般不少于10万字,内容不涉及国家秘密,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如为有关单位或部门委托研究的课题成果,需提供委托方同意报送的书面意见)
四、《上海社科名家文库》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出成果和出人才相结合,以优良学风打造学术精品,发挥社科名家对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集中推出一批反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的标志性学术成果。
(二)资助对象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领域具有重要学术影响专家学者近期完成的代表性、标志性成果。
(三)申报条件
1.申请人须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较深厚学术造诣和社会影响。鼓励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以及其他省部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首席专家依托课题研究成果积极转化。
2.申报成果须学术视野开阔、研究工作扎实、内容结构完备,体现主体性、原创性和前沿性,对推动理论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学科学术建设有重要意义。
3.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研究厚重、文风朴实,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相统一。
4.成果形式应为中文学术专著,原则上为独著,字数一般不少于20万字,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五、《上海社科新人文库》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坚持将青年人才成长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重要标志,发现培养一批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青年学术骨干,为青年人才搭建成长平台、畅通上升渠道,打造具有创新价值的上海社科青年学者成果品牌。
(二)资助对象
哲学社会科学相关领域青年学者近期完成的优秀学术成果。
(三)申报条件
1.申请人须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1985年1月1日后出生),不限职务职称,旨在加强对青年人才的扶持和培养。
2.申报成果须具有鲜明时代特征、问题意识,鼓励方法论创新、爆发式思维、跨文化比较,重点支持在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领域开展的原创性、前沿性研究成果。
3.成果须符合学术规范,主题鲜明、逻辑严密、研究新颖、文风朴实,注重思想性、学术性和可读性相统一。
4.成果形式应为中文学术专著,原则上为独著,字数一般不少于15万字,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
六、申报组织
1.出版资助实行限额申报,申请人通过所在单位进行申报,不接受专家学者个人申报。《“上海智库报告”文库》我校限额申报1项,其他文库不限项。
2.申报出版资助须填写出版资助申请书,并按照体例格式要求提供研究成果全文,《“上海智库报告”文库》另附采纳应用等佐证材料。
七、报送安排
请于2025年4月11日前,将《申请书》连同申报成果纸质版(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成册)一式7份、佐证材料2份、申报汇总统计表2份报送至科研处、学科建设处,电子版材料(含《申请书》、申报成果、申报汇总统计表)发送至邮箱xkjsc@lixin.edu.cn,纸质版材料《“上海智库报告”文库》报送至上川路校区行政楼406A室,其他四类文库报送至上川路校区行政楼501室。
联系人:王泓、廖志成
联系电话:18021097257、13916937551
科研处、学科建设处
2025年4月1日
附件:
2.《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上海文库》出版资助申请书
7.申报汇总统计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