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上海市教委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学科科研范式变革的号召,推动AI技术在各领域的创新应用,学校依托序伦财经讲坛,打造“序伦AI交叉学科讲坛”,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4月23日,讲坛以“AI×社会科学研究案例分享——以人为中心的人智协同计算视角”为主题,特邀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市数据科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卢暾教授担任主讲。讲坛由科研处副处长康丽丽主持。
卢暾教授围绕“以人为中心的人智协同计算”理论,阐述了人工智能与社会科学深度融合的四大实践路径:一是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毒性内容审查系统,通过即时解释与个性化建议实现内容安全可控,用户满意度超4.0分;二是利用生成式AI构建价值观偏差评估体系及网络暴力推演系统,解析群体行为演化规律;三是开发面向老年群体的多模态回忆支持系统和青少年数字防护平台,强化情感交互与隐私保护;四是运用大模型智能体技术开展社会实验仿真,为政策制定提供动态推演支持。他强调,应将AI视为兼具技术与社会属性的研究对象,提出以“人智共生”理念构建可控、可信、可解释的人机协同生态。针对国产大模型发展,倡导“领域适配+场景深耕”策略,重点加强垂直领域模型优化与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推动技术赋能与伦理治理的平衡发展。
卢暾教授的分享为AI赋能社会科学提供了方法论与实践范本。未来,“序伦AI交叉学科讲坛”将持续邀请AI领域知名学者、行业专家,助力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为人工智能赋能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