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管理 | 校园网主页
长三角协同发展评估与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机构 > 非校管研究机构 > 长三角协同发展评估与研究中心 > 正文
长三角协同发展评估与研究中心组建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2021-06-18    作者:科研处、学科建设处   点击率:
       一、组建的背景
        长三角城市群是我国经济最具活力、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快促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不仅是建设“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上海建设“五个中心”、提升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以及建设全球城市的必然要求。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表示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长三角发展进入新的战略机遇期。这意味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必须着力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同时,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上海的重大使命。因此,上海要用足用好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发挥园区的更大效能,打造集聚全球创新资源的“强磁场”、创新成果的“原产地”,持续提升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各类科研平台的功能,更好服务创新活动、创新企业。在释放创新创造活力上下更大功夫,鼓励和支持企业成为研发主体、创新主体、产业主体,积极布局前沿技术,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在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全面推进和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过程中,高新科技园区的建设正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当前,各类各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于长三角地区诸多城市,一个城市中普遍存在多个开发区,虽然多个不同开发区集中发展能获得较好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益,但同时也易导致开发区之间的相互竞争,造成园区之间功能定位趋同、产业同构现象明显、用地布局零散、空间发展失序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着园区自身的健康发展,而且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化提升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对长三角高新科技园区和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分析与评估,探究高新科技园区和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存问题,对于加快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研究目的
        1本研究中心对长三角地区协同发展现状进行考察、梳理与评价,立足于促进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上海科创中心和四个中心建设与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服务于“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促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结构,实现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上海和长三角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全球高端资源配置能力,为其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极和动力源。
        2.长三角过去的一体化是在跨国资本主导下的被动式融入全球价值链,形成的全球价值链低端制造的一体化;是政府主导下产业被规划,各城市千城一面大上高新科技园区的一体化;是行政主导自上而下强调行政对等合作的一体化。长三角的旧有增长模式必然带来产业同构、产能过剩、金融资源错配等严重问题,一体化难以深入。国家整体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规划为长三角产业转型及一体化深化提供了新的机遇,在外部压力下,长三角可以率先推动增长方式转换,推动区域一体化从政府主导转变为市场主导,从要素准入转变为制度一体,利用区域内生创新动力,建立以创新科技为资源配置中心的一体化资本市场、一体化科技创新网络、一体化土地集约利用、一体化物联网和环境协作治理,实现区域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
        3.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与建设全球领先的科技创新中心也是上海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产业升级、转型发展、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机遇。本课题坚持创新发展理念,科学分析和合理优化科技园区协同发展的运作机理和影响因素,力图从创新系统运行质量的新视角,评价与分析国家高新区的系统架构、相对水平、差异特征和运行漏洞,以期获得对长三角地区高新区创新系统运行质量提升具有借鉴意义的思路和建议,有利于充分发挥科技园区的协同发展优势,更是关系区域科技竞争力长远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
        三、研究方向与任务
        (一)研究方向设置
        本研究中心共有两个研究方向,方向一为长三角都市圈建设研究,方向二为长三角产业群发展研究。
        (二)研究任务
        研究中心定位为学术型智库,即建立在学术研究基础上、以学术研究为支撑、服务于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长三角区域发展的思想库和智囊团。其主要任务是:
        1.政府机构的决策支持。拟以各种形式聘用国内外各学科富有创造力的专家学者,形成跨学科交叉研究力量,充分运用国际先进理论和实践成果,针对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长三角区域发展进程中的重大现实问题提供战略咨询与对策建议。
        2.经济组织的咨询指导。将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把现代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理论与中国现实结合起来,立足上海和长三角地区市场经营主体分析,提高核心竞争力。
        3.学术机构的交流合作。与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产业部门、政府机构和其他公共组织加强联系,联合攻关,在诸多理论与应用领域开展合作交流。
        4.数据资源的收集处理。拟对各类企业、金融机构、政府部门的数据进行整体设计、采集和处理,形成大规模的数据库,努力打造成为中小型企业财务信用数据和房地产金融数据领域的权威机构。 
        5.学术人才的培养锻炼。通过双向流动机制、学生科创实践等方式提升年轻教师的研究能力和学生的创新能力,逐步形成一支高水平的校内外科研人才梯队。
        四、组织架构
        本研究中心不设常设机构,仅组建两个研究团队。
        团队一为长三角都市圈建设研究小组,研究人员为陆铭、韩国栋、董万好三人,组长为陆铭。
        团队二为长三角产业群发展研究小组,研究人员为聂峰、崔亚飞、陶凌云三人,组长为崔亚飞。
        五、经费管理
        本研究中心的研究经费来源主要有以下两个途径:
        第一、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的科研项目经费资助,第二、获得其他企事业单位的横向课题合作经费。
        本研究中心的经费管理和使用严格按照上级部门和学校的相关管理办法以及横向合作的单位的规定或合同执行。

分享到:
相关信息